RP5000系列分布式振動光纖解調儀,采用相位光時域反射技術,可提供精準的入侵信息,能對光纜鏈路沿線的各事件點和故障進行精確定位,可實現長距離動態監測,對減少定位誤差和提高空間分辨率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作為一種新型的報警監測系統,可對軍事基地、國家邊境、核電站和監獄、石油管道等進行安防監測。
抗電磁干擾、絕緣性好、耐腐蝕
靈敏度高
報警定位精確
數據處理方便
環保、節能、安全
室友、石化設施(輸油管道、油庫)易燃易爆場所
監獄、銀行、領事館、博物館等較高安全要求的場所
邊境線、鐵路沿線等長距離、大范圍應用場所
機場、雷達站等需電磁干擾小、耐氣候影響的場所
港口碼頭、景區、大型別墅區、水域設施應用
國防邊境、軍隊營地、軍械庫等國防安全應用
序號 | 型號 | RP5000系列(分布式振動光纖解調儀系列) |
1 | 傳感距離 | 40km |
2 | 空間定位精度 | 1~20m |
3 | 采樣頻率 | 1~50KHz |
4 | 采樣分辨率 | 0.5m |
5 | 尺寸 | 430(W)×446(D)×178(H)mm(標準4U結構) |
6 | 傳感光纖 | PM Fiber |
7 | 通道數 | 1個或2個 |
8 | 入侵報警響應時間 | <1s |
9 | 數據存儲時間 | 1個月 |
10 | 視頻聯動 | 在報警時,聯動攝像頭給出監控畫面 |
案例展示
案例1:海上風項目樁基礎承載力試驗
本項目工程樁基礎承載力要求高,為確保工程設計和施工的安全可靠,工程海域需進行樁基施工工 藝和承載力試驗,一是為驗證樣機樁基設計參數, 二是為后續項目提供設計依據。本項目采用RP1020系統進行分布式測量,通過現場高應變試驗,以及豎向、水平靜載試驗,確定鋼管樁和組合樁的豎向和水平極限承載力,為樁基設計提供可靠的數據。
本次試樁測試共分為2部分:豎向抗拔試驗及水平推力試驗,兩次試驗采用同一套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整套試驗裝置共分為3部分:試驗樁、水平承載試驗反力架、Y14承臺。
案例2:海底電纜綜合監控系統
海底電纜主要用于陸地、海島、海洋石油平臺之間的電力系統供應和通信運輸,在電力系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公司自主研發的設備可實現海底電纜應變/溫度及振動監測、故障預警和告警、故障點定位,海纜的斷纖報警定位,提升了海纜的智能化監控水平,支持硬件的多通道擴展及定制的綜合監控平臺軟件開發,實現事故的早期預警,為海纜的故障監測及日常維護節約人力物力資源。加速智慧海洋建設。
海底電纜主要用于陸地、海島、海洋石油平臺之間的電力系統供應和通信運輸,在電力系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公司自主研發的設備可實現海底電纜應變/溫度及振動監測、故障預警和告警、故障點定位,海纜的斷纖報警定位,提升了海纜的智能化監控水平,支持硬件的多通道擴展及定制的綜合監控平臺軟件開發,實現事故的早期預警,為海纜的故障監測及日常維護節約人力物力資源。加速智慧海洋建設。
海纜檢測示意圖 變電站
溫度標定試驗 20km海纜監測結果
對路纜進行溫度標定試驗,將一段路纜放入熱水中加熱,熱水溫度顯示為63.4℃,利用RP2050系統測得溫度為63℃。
案例3:青藏高原路基沉降檢測
在高海拔地區,由于多年凍土區的凍融循環導致道路結構出現嚴重沉降病害并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本項目通過以共玉公路花石峽段和野牛溝段作為試驗段對高海拔多年凍土區路基沉降情況進行檢測。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分布式里淵光纖傳感解調儀,開展了青藏高原高速公路狀態評價和災害預警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形成高寒海拔地區告訴公路全線監測數據分析、狀態評估和災害預警的標準,助力世界首條高海拔高寒多年凍土區高速公路通車。
試驗段分布式傳感光纖兩次數據采集時間5月和9月,分別代表不同季節。在試驗光纖布設中傳感光纖每間隔一定距離設置定點,通過比較定點兩次測試結果可以觀察出由于凍融循環引起的沉降變化。
結果顯示:HI光纖截面沉降波動在5-18m之間,平均沉降水平約為11.5m。